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

要學好音樂 關鍵不在於天賦 而是【練習】

最近常碰到一些練琴時間看起來很正常(一星期總計6~7小時),但是成效卻”非常不彰”的學生,詳細的問了練琴狀況才發現,原來他是只練六日兩天,一共練了6~7小時,周一到周五是完全不碰琴的!

我常常覺得學習樂器跟培養運動選手體能很像,我們不可能在第一天練習跑了100公尺之後,第二天就能跑1000公尺,也不可能本來只能跑100公尺,卻在完全沒有訓練之下突然可以跑1000公尺吧~

大家都知道,體能鍛鍊是要循序漸進的,好的運動選手都會遵循教練所規劃的體能訓練,按表操課來鍛鍊自己,其實學習樂器的技術養成也是相同的道理,我們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,才能讓肌肉運用自如,掌控住精確演奏樂器的技巧

我們以一周的循環為例:
假設你前一個星期六日練琴了,但周一到周五都沒有練習,周六再開始練習時,之前所熟練的段落一定會變得有些生疏,就必須要花很多時間來讓手指重新記憶起之前所練習的狀況,包括對樂器位置的熟悉以及樂譜的熟悉度,如果每周的練習都採取這種模式,其實反而會浪費掉很多不必要的時間

我們直接以樂曲完成度的比例來看,第一周經過八小時的練習,熟練度可能可以從0達到60%,但中間的停頓5天沒有練習,可能會掉回至30%左右,因此當你再度練習,你就要再花時間去把熟悉度拉回60%,因此你第二周的成效很可能樂曲熟練度只能達到70-80%左右。但如果你是每天練習,對樂曲的熟悉度一定是一直往上加的,長久下來,學習效率是差非常多的!

而且我覺得 如果是一般的學生 不是職業演奏家 一天練習時間的長短與吸收能力不見得是成正比的!一來是小朋友的專注力有限,他很可能只有前一個小時是專心的練習,後面兩小時則是頭腦放空、眼神空洞、只剩手指動來動去的在運動,魂都不知神遊到哪裡去了……,二來是如果平常就沒有按部就班的練習,一下子長時間的練琴,手部或是身體肌肉很可能會受不了,反而造成肌肉的傷害!

有些家長似乎沒有完全了解到,
學習樂器與學習其他才藝,是有一些不同的。
很多的才藝課程(例如陶土或是繪畫),都是可以直接在課堂上完成,比較不會有回家功課要練習,但是學樂器卻不同,它是非常需要回家勤奮練習的。

我們以繪畫為例,當你在上課時畫了一半的圖,等你下星期再來畫室,你所畫的東西是不會消失的,可以繼續接著畫,但是如果我們上完鋼琴課(或是其他的樂器)之後,回家一個星期不練習,等到下一堂再上課時,很多東西都是等於重頭再來,如果一直這樣惡性循環,小孩就會根本學不到東西!
有很多家長不了解這樣的狀況,只是覺得奇怪,小孩學了這麼久卻沒有進步,就怪罪於老師不會教…殊不知其實原因是出在小孩的練習狀況上阿!

親愛的家長們,如果您的孩子正處於學習狀況不佳的狀況下,您可以觀察一下,或許改變一下練琴習慣,會有很大的幫助哦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